周和平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在他看来,重要的就是立法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保护工作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进行。”他多次呼吁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他说,我国已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全国有8个省市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目前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国家级“非遗”保护法。
周和平表示,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由于保护工作刚刚开始,政府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需要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应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周和平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DNA,如果基因被破坏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就会受到影响。他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纳入教材和中小学课堂教学。比如,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体现之一,虽然计算机已经广泛使用,但书法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书法既能培养人们的美感,又能锻炼毅力。再比如珠算,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在推动社会发展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算法,也是培养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中国传统的工业、农业、天文学、罗盘技术等都离不开珠算。还有如剪纸、年画,都有着其独特的美感,也应进入美术课堂。他认为,还应该在中小学教学中增加文言文、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所占的比例,因为古典文学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文学等,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丰富文化。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方式之一的生产性方式保护,周和平认为,应该出台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其发展。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多种方法,有些传统技艺必须用生产性方式来保护,使之和当前的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而且很多产业无污染,属于劳动密集型,能够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适合农民就地创业,应该作为农村重要的产业来推动其发展。”
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利益,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掠夺性开发和严重破坏。对此,周和平表示,掠夺性开发并不是由生产性方式保护引发的问题,而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掠夺性开发早就存在。生产性方式保护恰恰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更理智、科学、有序。“特别是被列入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行生产性开发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专家论证,形成科学方案,科学有序地开发。”他说,有些项目采用手工制作,就一定要保留手工制作技艺,手工制作虽然慢一些,但是承载的文化内涵高。在刚刚结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中,很多项目之所以珍贵和有吸引力,就在于其个性化。如剪纸体现了剪纸艺人独特的文化情怀和文化创意,如能保留下来,和机械化生产的产品不一样。“应该对这种保留下来的文化内涵和独有的知识产权,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在税收、投资等方面给予优惠,调动积极性,让其在同行业中获取更高利益,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学习。”周和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