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书法:行到深处是哲学
作者: 来源:辽宁日报 发布时间:2010-12-24 点击次数:

■王逸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毕业,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社科院文学所文艺研究室副主任,沈阳职工美协副主席,辽宁大学客座教授,沈阳荣宝斋书画院副院长,曾获全国“五一”文化金奖,沈阳十佳青年书法家。

  凌云健笔意纵横。用杜甫的诗句来评价王逸的书法,是因为这句诗是对王逸书法艺术最为精准的定位。王逸的书法艺术在美学的最高境界上,达到或者说符合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最高价值标准,体现了这种美学的价值追求。那就是以意为重,意在笔先,以意驭笔,意到笔到,笔落意生。


  王逸书法重在表现和创造意境,却并非不重视用墨和用笔技巧。相反,自7岁开始习书,40年日日习书不辍,他的用墨与用笔的功力已经相当深厚,技巧十分高超。有一点可资佐证,那就是他临摹历代书法大家,临谁像谁。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历代公认的书法圣品,虽然真迹已不可见,但后世摹本众多,而尤以唐代冯承素摹本为最佳。王逸临冯摹本,几可乱真,足见其书法功底之深厚。有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甚至开始收藏王逸所临之《兰亭序》了。正是四十年打下的深厚的功底,为王逸书法艺术表现和创造意境提供了保障和前提。


       临谁像谁当然不是王逸的最高目标。临摹历代大家名家之作,只是为打基础练功力。王逸常说,书法创作是有技巧的,一个不会用笔和用墨的人,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好作品和成为书法大家的。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技巧的纯熟,满足于把字写得漂亮和好看,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书匠而已,绝不会创作出传世之作,更不会成为书法大家。书法与诗词等一样,要着力表现作者的情感与理想,张扬个性,创造意境。要把作者对作品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注入到书法艺术的创作中。以技巧表现意境,以意境带出技巧,才是书法艺术的高妙所在。能够窥得书法艺术这一最高境界,则全赖他在两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当代书法大师王镛先生的亲传和真传。


        王逸7岁习书,至今已经四十年。17岁他随父母迁居沈阳,拜著名书法家徐炽先生为师,打下了很扎实深厚的艺术功底。 2000年时,王逸习书已有三十年,他的书法已经小有所成。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高水平的书法展,并被日本政界要员所收藏。但是,他却越来越感到困惑和迷惘,总是感到被什么东西给憋住了,书法学习与创作一度徘徊不前。正在他苦闷之际,中央美术学院开始招收首批书法研究生。经过努力,王逸金榜题名,成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学院院长、中央美院教授王镛的学生。中央美院的两年研究生学历,使王逸的书法艺术水平突飞猛进。在创作时能够突破小技巧的局限,从大的整体布局着眼,注入情感与理念,整体上看,大气纵横,一气呵成。今年,他以小楷创作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楷书清奇俊秀又飘逸潇洒,字虽小,视觉效果却很大。真是小字写出了大境界。很好地表现了张若虚原诗深邃、优美、飘渺、空灵而又纯净的意境。


         王逸说:中国书法,刚入门时像学一种手工艺,走到中间时是一门绚烂的艺术,走到里面时已是哲学。年逾不惑的王逸人生的积淀更加丰厚,书法艺术也更加成熟,无论是书法理念还是书法创作,都达到了一流书家的境界。他的书法艺术集历代名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再观王逸时下之作,无论何种书体,无论多大尺幅,无论大字小字,都给人以很 “开”、很“大”的感觉,挥洒有度,收放自如,富于节奏的变化和韵律感。作品讲究整体布局,大处着眼,用笔用墨看上去十分大胆随意,却是在高超的技巧保证下,注入了情感与个性,注重意境的创造与表现。正如他的一幅隶书代表作所写:俯视大江东去,开拓万里心胸。以如此大的气魄来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王逸的书法作品焉能不大气磅礴,让人爱不释手?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