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让更多读者熟悉本土作家
作者:刘秀娟 来源: 发布时间:2009-4-27 点击次数:
清冷的春雨挡不住书籍的芳香。4月23日的国家图书馆文津广场上,众多读者冒雨前来,参加“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大型公益活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向读者致辞演讲,作家赵大年、徐坤、徐小斌、甘铁生为读者朗诵了自己的作品片段。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中,“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数字)推荐工程”成为一大亮点。该工程由国家图书馆、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三方联合发起,由中国作协《长篇小说选刊》组织编纂、北大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承建的一项向广大读者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的文化工程,旨在向更广阔的领域推广中国文化,通过更迅捷的媒介方式推广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在读书日活动现场,陈建功、詹福瑞等为该工程启动仪式揭幕。
据介绍,该工程首次推出的项目是由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组织精选的“建国以来长篇小说500部(数字)”选本。这些作品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文学精品代表作,包含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得主的经典名作,是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在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作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标志性,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文学的一个全方位的总结,反映了新中国在各个时代变革、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思想、生活状态的激荡与变化,并以此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这个项目是传统出版业接受数字时代挑战的一个举措,它会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更便捷更灵活的途径。”《长篇小说选刊》杂志主编高叶梅说。据她介绍,《长篇小说选刊》自2006年起开始做建国以来长篇小说篇目的整理搜集工作。快节奏的生活和网络的兴起,使传统文学的阅读受到很大冲击,在数字时代承继文学薪火传递的使命,必须积极借助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让电子图书成为连接传统图书与现代读者的纽带,以期引导那些渐已远离传统图书的年轻读者的阅读视野,达到弘扬新中国文学成就的目的。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图书馆的数字化处理,在此背景下,今年初方正阿帕比推出一系列数字资源,作为国礼被温家宝总理赠予英国剑桥大学,并亲自命名为“中华数字书苑”,其中中国文化部分收录了“阅读中国——建国以来长篇小说500部(数字)”选本,彰显了数字阅读的优势和光辉前景。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